[财讯网]开学伊始,各种有关于学校的新闻层出不穷,从幼儿园收费大涨到官二代御用幼儿园,再到孩子成为黄金大米的试验品,让整个社会的目光都聚焦于“教育”,而曾经屡屡惹祸的校车问题,又成了多家媒体的头条,这次不是车祸,而是部分地区的新校车带来的“幸福的烦恼”,有车无牌,多地出现了校车上牌难的问题。一方面严格管理校车,一方面新校车却无法上牌,这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有没有无形的黑手在刻意而为?值得探究。
新闻显示,厦门市、高邮市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符合标准的新校车无法上牌的奇怪现象,让孩子上学无车可乘:不符合标准的旧校车不让上路,而符合新标准的校车却迟迟难以获取“通行证”。根据厦门教育局教育局制定的《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校车安全工程需要12个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应对。如果关键的几个部门没有坐到一起,都会使得新校车上牌难。所以出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新校车不能上路的“怪事”。
要解剖这样的现象,还必须从之前屡屡发生的校车车祸说起。近年来,全国各个屡屡发生校车车祸,酿成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惨剧,尤其以2011年11月16日发生在甘肃省正宁县的特大校车交通事故最为惨烈,一辆额定载人9人的面的里面挤满了64人,发生车祸后,导致18名儿童两位成人永远离开了人世,还有44人受伤。惨剧唤醒了人们对校车安全的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校车安全大检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也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
根据《条例》规定,校车应当具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放的校车标牌,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但是《条例》中又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各地并未及时出台实施细则,所以出现校车无法及时获得牌照的情况。
但是为什么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迟迟未能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呢?在这里不妨透过蛛丝马迹探寻一下原因。之前的校车事故,让一些官员和部门被问责,导致剩下的官员对此事非常敏感,心有忌惮,因此为了规避责任,谁也不愿意自己批准新校车上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新校车出点事,自己首当其冲的要担责;再者,一旦新规则实施,必然要更换一大批校车,而这对地方财政来说,显然是不愿意承担的,这笔支出又不像工程投资,短期内就能带来政绩,反而分流政绩工程的资金,能拖就拖的心态在官员的潜意识内一直都存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便会找种种理由推迟新规则的出台,并以此为借口,延迟校车的更新,如果有部分校车上牌了,则必然要大力推动校车的更新。
如果能够延迟,则必然有些学校用没有经过“审批”的校车上路,此时一旦出事,违规的校方就首当其冲,充当官员的挡箭牌。如果学校也以此为借口,不再提供校车,则大家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而学生家长则不得不自己承担所有的工作和责任,校车问题则极有可能陷入久拖不决的状态,而这也正是某些人所最终希望得到的结果。
但愿这一切都是胡猜!但面对此种情况,不猜又能做什么呢?
下一篇: 闾丘露薇:安全的校车
中国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校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