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网络
这里的孩子,尽管家庭贫困,但却有一颗求知的心;这里的老师,每月工资最高不超过2000元,但仍然开心地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这里的两任校长,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始终坚持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这就是烟台崇文学校,一所建校17年,为打工子女学生敞开大门的学校。
今年1月初,烟台崇文学校的宋校长找到本报求助,这个在烟台“自力更生”10多年的打工子女学校面临一个困境,学校校车已经运行10年,按照规定已经不能再运行了,而学校又抽不出资金购置校车,宋校长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
就这样,崇文学校的3000多个孩子走进了记者视线,被本报持续关注,本报连续刊发了多篇关于该校的相关报道。新学期伊始,学校里的老师和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9月的一天,记者走进新学期的崇文学校,看到校园里正在加盖校舍,10月底孩子们将有新的食堂和实验室,老师也将有专门的办公室。而多台新的暖气设备也已经到校,冬天里同学们上课的教室将更加温暖。
崇文学校校长宋韶光告诉记者,从本报的第一篇报道见报后, 学校的境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烟台市工商联汽车商会为崇文学校捐赠了价值30多万元的校车,内蒙古商会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教学器。
本报报道了崇文学校17年来艰难的办学历程,这里很多孩子没有课外书可看的消息后,山东新纪元图书有限公司为崇文学校捐赠了480本全新名著,价值7890元。东方儒商联合会捐赠了价值6.8万元的图书。
在本报持续关注下,本报张刚大篷车也先后捐赠了2400多本课外书送到崇文学校,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开心地样子,记者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另外,学校门前的一条小路也在烟台副市长张广波的关注下修好了,下雨天的时候,孩子们再也不用蹚着泥水去上学。
新学期崇文学校还设立了社会助学办公室,专门用于把社会捐助分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让学校有了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学校会在大家的关注下继续努力,给更多的孩子好的教育。”校长宋韶光感慨地说。
上一篇
岳阳:从源头消除校车安全隐患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