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记者 王 原 通讯员 陈代惠 周晶元
“快站好队,准备上车了!”3月22日上午11:45,下课铃声一响,临淄区齐都镇桓公小学的孩子们欢快地冲出教室,飞奔到校门口校车旁边排队乘车。
校车安全事故,不断触动人们的神经。淄博市从2011年起,探索“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校车“全天侯”监管模式,成效显著。征得当地教育、交警部门同意,记者和桓公小学的孩子同乘2号校车,一探究竟。
“国标”购车,“六定两点”
9辆校车一字儿摆开,安静地停靠在校门口的停车场上,车身上涂着耀眼的橘黄色,车身上“学生接送专用车”七个红字引人注目。按临淄区规定,这9辆车全部按照“国标”标准订购,每台车16万元,购车费用由政府补贴50%,所有权属于私家车主。校门口的停车场由政府批地,学校出资5万元建成。9位戴着“值班人员”袖章的教师,各自站在每辆车的车门口,9位司机已经坐到了驾驶席。
车上座位实行“实名制”,座位旁边贴着座号和孩子姓名、所在村镇名字。孩子们已经排成了9队,每队旁边是一位跟车老师。而车门口的值班老师,负责把孩子一个个送到车上,点清人数确认无误后,在值班小册子上签上自己的姓名,交给跟车老师。
“我们在职教师都是校车管理员,轮流值班。”跟车老师商宜强说。商宜强是桓公小学五年级英语老师,“跟车老师主要负责学生上下车时核实人数、维持纪律,对孩子们和司机进行必要的提醒和帮助,保证行车安全。”
临淄区对所有校车实行“六定两点”,即:定车、定人、定司机、定路线、定时间、定值班人员,上车、下车两次清点学生人数。比如,2号车的指定路线是桓公小学—南马村,行车路线不可随意更改。超出事先统计好的乘车人数就算超员。车辆和司机如有变化,学生可拒乘。“‘六定两点’很重要,它最大限度保证了校车安全。”桓公小学校长邵增伟说。
12点整,9辆橘黄色的车辆发动了。
师生监督,平台监控
孩子们坐在了座位上,满脸的兴奋,前三排是三年级,后面是五年级。商宜强手里的值班小册子记录的人数是60,现在车上还有12个空座。车厢里分长短座,座位较窄,是儿童专用座椅。
车上有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正用手指头清点着人数,“1、2、3、……15”。她是南马村的于佳蕾,今年9岁,三年级,被选为2号车学生监督小组的队长。每辆车上有7名学生组成校车监督小组,正副队长各1名。“我负责前三排15名同学的人数清点和纪律,让他们不要说话、不吃零食、不准打闹。”小姑娘一本正经说道,清点过后,她拿过值班小册子一笔一划地签上自己的姓名,交给商老师,回到她所在的4号座位上,小小年纪却比同龄人多了一份细心和成熟。她的同学刘子琪说,小佳蕾上个学期被评为“优秀管理员”。
记者看到,车上不仅配备GPS,车厢前部还装有俩摄像头,一个正对着司机,监控其驾驶状态;另一个对着车厢,监控孩子们的安全情况。随行的邵增伟告诉记者:“临淄区每辆校车,都配备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黑匣子’、两个摄像头和1台语音播报器,每台车投入2000元左右,资金由区政府专项划拨。”
车辆仪表显示,现在时速是40公里。按规定,校车时速不能超过60公里,一旦超速或超员,设在淄博市交警、教育等部门以至学生家中的监控平台,就会亮起红灯,接着出现车牌号。平台会自动给车辆所属学校安全负责人、驾驶人、车主发送预警短信,并通过车载设备自动语音提醒,同时也会给就近的辖区民警发送短信,使之立即对相应违法校车进行查纠。
为检验监管系统,在征得交警大队的同意后,记者要求司机超速行驶一段路,车速表指示超过60公里一小会儿,车里就响起了报警声:“车辆超速,请立即减速行驶”,随后司机也收到了预警短信。
司机选拔,一律A证
15分钟左右,就到终点南马村了。司机谭玉玲露出一脸的轻松,随手拿起了一块抹布擦拭驾驶台。
谭玉玲,今年40岁,既是1、2号车的车主又是2号车的驾驶员,已有二十多年驾龄。她说:“得时刻绷着一根弦,决不能超速、超员。不然的话,不仅监控平台会报警,学生、教师也会举报你。”按规定,一次违规罚款1000元,两次是2000元,三次3000元同时吊销校车驾驶资格。方向盘右侧放着司机持有的小册子,记录着2号车的乘车状况:桓公小学—南马村3月22日中午乘车人数60人,有跟车教师、司机、学生监督小组队长的签字,有无超速、超员等情况。
相比驾驶其他车辆,谭玉玲感觉校车对司机的要求最严格。在《齐都镇中心校接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章程》中记者发现,驾驶人必须持有A1证5年以上,3年内没有发生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无累计积分满12分的记录,并且未受过刑事处罚等,才有资格上岗。
“下午1:30孩子们在这里集合。早晨一般都是7:20集合,学生到齐了车才开动,如果有事来不了,家长要提前一天给我和跟车老师请假。”谭玉玲说,“每辆车都有1名备选司机,条件要求跟我们一样。车主和司机共同承担车辆保险费,同时每辆车政府会补助3600元保险费。去掉燃油费和维修保养费两万元,每年可收入四、五万元。”
每次乘车,只花0.8元
孩子有序下车,不少家长已经等候在这里了。南马村是齐都镇最大的村,有120余名乘车学生,因此配备1、2号两辆车来接送。
家长于慧也在这里接小佳蕾。于慧是南马村学生家长校车监督委员会代表,她热情地带记者来到家中,客厅桌上的电脑界面显示的是“校车跟踪定位系统”。家长上网后经由账号和密码登陆该平台,都可以同时监督一辆校车,“不仅能随时查询校车到哪了,查看抓拍的图片还能知道自己的娃在不在车上,真是放心多了!”于慧移动鼠标,轻点一辆正在行驶的校车,画面出现一个“放大镜”,随后车里孩子们的情况清晰展现,再一动鼠标又看到了司机的驾驶状态。
“以前都是骑电动车每天4趟接送孩子,现在可以把这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情,最主要的是刮风下雨也不担心孩子受罪了。”南马村村民徐彩霞一脸的笑容,“村里还帮学生交上了每学期的300元乘车费,孩子坐校车全免费!”
齐都镇校车管理协会总管理员王卫国说,每名学生每学期的乘车费用是600元,政府补助50%,学生只需要交300元,按每天乘车4次来算,每次只花0.8元左右。为保障行车安全,“学校从政府补助的生均300元里拿出100元,用来奖惩司机,如果违规就会扣除。”
行车状态,全天候跟踪
监控仪装在校车上,真正监督校车的眼睛——监控平台,却分布在淄博市、区(县)公安车管所、交警、教育、交通部门以至学生家长委员会。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临淄区交警大队重点车辆管控平台。
“这是整个临淄区180辆校车24小时运营状况的监管平台,大到全区校车运行状况,小到车内司机驾驶状态、学生是否打闹等,在这里都一目了然。”临淄区交警大队副队长于峰说。电脑大屏幕上,灰色标志显示车辆停驶,绿色标志则为运行状态,画面每隔2秒刷新一次。这一平台由校车监管平台、大队警车GPS定位显示系统、大队电视监控系统三台合一,有监管、预警、运行管理、安全告知、安全评估、台帐管理以及违规抄告等七大功能,实现了“全天侯”远程实时监控。
该平台是淄博市交警大队专门请相关专家研发的一套软件系统,2011年10月份开始运行。“平台有效防止超速、超员、违反行驶路线、疲劳驾驶等情况,刚开始试运行时,还出现过一两次校车超员和超速的情况,但现在这些现象在无数双眼睛的共同监督下,已经看不到了。”于峰说。
下一篇
赤峰:部分校车与国家标准有差距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