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观点评论

正文

闲置校车咋成了政府的“黑锅”?

2014.08.29 -

来源:来源:荆楚网

作者:网络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美式“大鼻子校车”,一度是浙江多地校车改革的名片。这种全身刷着醒目黄色、价值数十万,有长车头的“大鼻子校车”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越来越多的学生坐上了这样的校车。但是,在浙江温岭,有52辆这样的崭新校车,却在一处空地停放快一年,没有开动过。有媒体报道称,校车甚至沦为了“临时厕所”。事实是否如此?(8月29日中国广播网)

  当舆论对“校车变公厕”一片喊打之声时,“剧情”似乎又逆转了。根据当地教育局的回应,这52辆大鼻子校车是企业“未批先行”购买的,想借机给政府施压、倒逼政府下批文。而当地的校车市场已经饱和,所以这批校车本就“无用武之地”,无法批准企业成立“校车服务公司”。

  那么事实如何呢?校车的购买者台州市安徽商会方面称,当地有不少民办学校,都需要使用校车。然而,记者的调查显示,当地民办学校近年来生源大幅下降,现有校车就已经“供过于求”了,甚至有学校还打算裁撤司机。不仅如此,当初教育局接到企业成立校车服务公司的建议后,曾召集所有14所学校的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有12所学校表示不需要增加校车。如此看来,当地教育局不予批准是情有可原的,而企业“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那么,为什么闲置校车会变成扣到政府身上的“黑锅”呢?当地教育局其实也有一定责任。企业一口咬定,教育局长此前已经“口头许诺”,不管这个许诺是否存在,都说明当地教育局处理此事的程序不够严谨。如果当初教育局在调研后及时反馈给企业,及时表达“不予批准”的意见,那么企业也不可能抓住“口头承诺”不放。面对质疑,如果当地教育局及早公开相关信息,那么公众就不会不辨曲直。更何况,不管这批校车是否“黑户”,总归是一笔资源,当地教育局眼睁睁看着这笔教育资源浪费而不去沟通协调,确实难逃“不作为”的嫌疑。

  虽然如此看来当地教育局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証清白”,而是应当想措施将这些校车利用起来。既然周边地区已经有单位表达了购买意向,当地教育局应当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如何把资源利用最大化。既然教育局和企业都有过错,如果可以“变废为宝”,也算双方“将功折罪”了。

校车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