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东方网
作者:施卫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各地都很重视校车安全,但却也有实际情况。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专用校车投入大,短期内很难实现,只能各想办法,多数采用的过渡方案。比如租车来当校车。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当地政府的办法就是租用村村通公交巴士接送学生上下学。接送学生的问题看似解决了,却又出现了新情况,学生放学时间早,公交车下午两点多钟就停运,集中送孩子回家,居民出行成了难题。(11月11日《中国广播网》)
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是大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征用公交车是政府的应急之举,本无可厚非。但是,方便了学生,势必又给群众出行添了麻烦。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俨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公交车征用为校车是权宜之计。一个城市的公交车的投放有它具体的线路、规模、时间等要求,不完全与学校校车投放运行要求一致。校车安全标准很高,对时间、人数、速度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安全责任更有严格的约束。许多地方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校车安全。所以说,财力不足绝对不能作为延迟购置校车或租用公交车作校车的理由。
公交车和校车都是民生工程,都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工程。不能说哪一个重要哪一个不重要。校车运行的惨痛教训让人们不能不对校车安全有更多的期待。但是这种期待绝不应该拿牺牲群众的出行方便来交换,真不知道一些政府的决策者是怎么想的,竟然挪用群众的公交利益解决学生的上学放学困难。
从报道可以看出,这种用公交车作为校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大量存在。似乎这种过渡方案很是合理,大有就这样长期“过渡”下去的趋势。老百姓对于政府救救急为教育办实事可以理解,一时半会出行困难也可以忍耐,但是长此以往,怕是不得不怀疑某些政府的动机和用意。希望实施公交校车“一体化”的地方政府,统筹兼顾,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让权力之手肆意整合公共资源,不要等到事情严重的时候再“亡羊补牢”。
上一篇
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校车瓶颈
下一篇
有校车就别让孩子们多走路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