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天山网
作者:网络
9月18日《晶报》报道:“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只有公务员和老师的子女才可以乘坐校车,那可是纳税人的钱呐!”17日,龙华中心小学一位家长给晶报打来电话,称他和身边一些家长看到学校有校车接送学生,而且乘坐校车的都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老师的子女,为什么只有部分孩子可以享受特权?对此,学校办公室主任表示“因为公务员平时比较忙”。
其实有背景的孩子有车坐才是特权世袭化的常态!
人民网西安9月3日电:近日,网曝一则帖子,“9月1日是全国学生秋季报名的日子,山阳县幼儿园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校方连贴二张紧急通知,而通知中竟然称父母双方都必须在县直机关单位上班者才符合报名条件。”特权从娃娃抓起,其实在一些地方是一种常态。正是由于当地教体局的一纸规定,才使幼儿入园成为官员子女的特权。也正是由于网络舆情的一边倒,才使当地的农民工子女争取到了入园的权利。人们看到了一时的官方改变,但会不会在这些孩子入学的时候再设立门槛,使这些居民的孩子、农民工的孩子、临时人员的孩子再度面临入学难?因此说,特权从娃娃抓起,是不是这些地方的一贯常态?
后来,X先生和其他家长一起调查发现,每天乘坐校车的孩子都有特殊背景,“这些小孩一部分是老师的子女,一部分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子女,他们大部分都住在福利房小区比如东和花园等小区里。”其实这还透露了另一种特权,即住房特权。一些“福利房小区”,并非房改房,而是打着“福利”的幌子行特权的分红。公务员“福利房”,一般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建房标准要高于商品房,其价格又往往是商品房的几分之一,甚至以解困房、经适房的标准“分”到公务员手中。试问,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特权?
因此说,人们看到的官员的孩子有车坐之校车特权,本来就是官员公务员特权的延续。这恐怕又无需置疑,而是现实社会中特权世袭的小小表演而已。
校车只为“官二代”设,只是权力世袭的一次小小预演。
上一篇
千余校车不合新国标玄机
下一篇
青州:举办全市校车驾驶员培训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