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开心网
作者:未知
6月11日,濮阳市开发区开州路办事处张仪村村内街道上,一辆超载幼儿园校车发生燃烧事件,致使四名幼儿死亡。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校车超载?
根本原因:对教育的投入不够。
地方政府为什么不投入教育?
根本原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但回报周期是最长的,在全国政绩工程面前,领导们想的都是业绩,考核的指标中对教育的考核是什么?没有多少领导会想培养出的人才未来会带来多少收益,国家看看喊增加教育投入,但真正落实到地的有多少?
相关数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早在1993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 二十年过去,中国还在原地徘徊。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
教育经费为什么失衡?
根本原因:精英教育导向。我们今天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全民提高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学校的教学目标单一而明确:高考。而所有的学习指向,都是考试。比如:学校的体育教育,因为小学体育大纲规定跳绳、毽球、软排,所以学校的体育课就很少学习其它。再如城乡差别,由于教育产业化,大学教育高额收费已经让许多农村学子不再单一指向高考,现实的无奈让马太效应越来越突显。
相关数据:《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的公用经费支出为425.00元,比上年的270.94元增加了56.86%。其中,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403.76元,虽然比上年的248.53元增长62.64%,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该数额已远远高出平均值。以北京为例,2007年北京市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3和8.66倍。
校车问题为什么近年突出?
根本原因:农村并校。如果你了解今天中国农村现状,你会发现今天中国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了,我所在的辽南地区,许多村级农村小学已经停校,孩子们都集中到镇上的中心小学或大村小学。过去孩子们走路上学的传统已经变成孩子们做校车上学,而农村的校车,可想而之,本次出事的小面包车是当下中国农村校车的主力,而大量的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微型面包运行在中国农村各村公路上,出事,不是偶然。
相关数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全国小学数量减少了47.50%。在撤并过程中,撤并力度最大的是贫困山区的小学。山西吕梁2005年一则关于该地区的报道显示,“短短两年,农村小学由205所调整为94所,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
近距离拉近几层关系后,你会发现当前中国基层教育的困境。如果单纯并校后政府提供必要的并校教育投入,我们相信校车的问题并不会这样严重,但学校并了,条件却并没变,众多资料显示了中国农村小学和学前教育的条件,从教育师资到硬性条件,农村教育问题有多严重,只有当地的人才知道,领导们知不知道,当然知道,但在政绩考核下,没有人去关心和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才有了,众多学生家长自己出钱雇校车、学校为了节约成本严重超载运行校车。众多无奈的背后,是基层政府对当下农村教育的漠视。
许多人在本次事故后找出了国外校车图片与中国进行对比,其实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我们不必追求这样的标准,哪怕广大农村的孩子,能因地制宜的保证孩子们能有安全的交通工具作为校车,就已经够了,而再也不要出现长春这样唯一的美式校车出现在市直机关幼儿园这样的权力闹剧。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次惨痛的教训,让政府能有个清醒的态度,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重视起每一个孩子吧。
最后,用邓小平在1986年所说的一句话留给各位:“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领导们,你们还记得这句话吗?
上一篇
校车“杀人”背后的制度漏洞
下一篇
孩子们的校车梦有多遥远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