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观点评论

正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2.06.08 -

来源:来源:碧海银沙

作者:龙 鸣

  6月5日,湛江市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现场在遂溪县北坡镇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在会议上传达出的信息令人振奋。原因在于,会议对湛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目标、有举措、有时间限制。桩桩件件都安排的钢钢的,让人强烈感受到本届领导班务实创新的执政风格。其目标是把湛江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全省教育强市。教育强市一是要达到广东省制定的有关目标,二是在与兄弟市比较中位置靠前,鉴于其它市已经具有的辉煌成绩和不断发展的步伐,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其保障举措为将向教育投入40多亿元,时间限制为2015年。这就意味着剩下三年多的时间里,每年要投入13亿多。为了表明创建教育强市的决心,王中丙市长还专门把教育强市目标与钢铁石化两大项目相提并论,希望届时能同时建成。教育与钢铁,一个利在当代,一个功在千秋,两者齐抓并举,这就专门强调了比较容易软的教育像钢铁一样硬。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所以副市长陈云特别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咬定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做好这项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

  为了集中资源建成规范化学校,会议透露,全市现有的2334所义务教育学校将只保留948所,要撤掉1386所。这就势必会延长许多学生上学的路途,校车问题不容回避。孩子们都有一个梦想:坐上漂亮而合格的校车。他们如果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校车里,享受政府特批的“特权”,慢慢培养起的尊严感和自爱感会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这绝对是功盖千秋,福泽万里之大事业。希望各部门能通力合作,让孩子们实现这一梦想。试想,如果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个大标题:湛江市所有校车全部合格!该是让湛江人多么自豪的事情。

  建学校、买校车都要花钱,资金紧张,希望不要因此而忘记了教师的待遇问题。这个问题太需要正视了。任何回避都只能继续伤害教育事业。使教育强市成为一句空谈。要正视湛江教师待遇与周边的比较。我的学生在云南一所小学就业,第一年就拿到4千多元。同样的情况,广西、贵州大概也在3千多元。与之相比,湛江教师们的工资待遇就差的远了。上个月南方网报道“广东小学生均预算经费全国排名倒数第五”。这就与广东省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希望这一次政府能想方设法给可敬可爱的教师们增加收入。使他们不要再被“姜你军”、“蒜你狠”、“火箭蛋”等飞扬跋扈的物价折腾得五脊六兽,心烦意乱。教孩子们学习,是一件良心活和功夫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他们安心向教。王市长在会议上专门对完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加快老师公租房建设等问题作了指示,为教师们将来的生活带来希望。

  大笔的资金投入,必然面临资金安全问题。希望有具体举措,保证教育资金全部用在教育上。据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2010年度广东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绩效第三方评价》提供的数据,我省两成学校将公用经费挪作招待费。在现场抽样核查72所学校中发现,有22.1%的学校违规使用资金,将公用经费用于人员经费、偿还债务、支付罚款等。部分学校的招待费支出数额庞大。

  教育事业首先是教师们的事业,希望抓教育的干部能多与教师多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这次会议报道的下方,教师们在跟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的希望“真要成为教育强市,不是靠喊口号”。有的希望“湛江的老师不要过于廉价”,有的呼吁要认真在教育领域反腐败,净化教育事业。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铮言。

校车 资金 教育 湛江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