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本站
作者:用户投稿
自甘肃、江苏等地发生校车事故之后,部分地方采取了停运校车的整改措施。公众认为停运校车,让学生自行上下学,安全更没保障。果不其然,据《大河报》报道,近日,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川创业中心学校学生包车上学发生车祸致3死2伤。学校校长称前几天交警部门发现该校校车存在安全隐患,勒令校车停运。学生们为了上下学,包租了一辆无运营资质且经常超员超载的“黑车”,终酿此祸!
治理校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安全地上下学,而停驶校车,将学生置于更不安全的环境中,此举看似在积极作为,实则是在规避责任,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懒政”,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上学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事。校车停运,孩子只能去坐“黑车”,危险会更大。一旦发生事故,表面看,相关部门可以兔遭问责,但实际上,根据相关法规中对孩子安全和受教育权利的规定,相关人员仍难脱干系。
回顾黑龙江学生包租的这起“黑车”事故:该校校车存在安全隐患,被又警部门勒令停运后,政府、学校和又警三方应积极协调,尽快排除妥全隐患,让校车重新安全“跑”起来为上策,可似乎各方皆打着无限期停运的小算盘、这是规避处罚、责任心严重缺失的表现,也暴露出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缺乏沟通与协作的弊病。
事实上,甘肃正宁校车事故之后,一些部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趋利避害的错误观念有所抬头。应该说,这种怕担责任的错误观念不仅无助于从根源上解决当前校车问题的困局,反而会“制造”出新的不安全因素,也是有关官员失职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窃以为,对学生安全负责,关键是相关部门要有责任意识,要以对学生生命妥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狠抓校车安全建设,并将校车安全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当作一项硬性指标来完成。同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预防、问责和各部门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校车方能真正安全起来。
下一篇
校车市场升温 带来千亿“蛋糕”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