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亚心网
作者: 邓光泽 叶莉 张云梅
又是一个周末,看着许多小朋友都被父母接回了家,12岁的布日鲁西眼中流露出渴望的神情,上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她还没有回过一次家。不过,还好,在学校还有6岁的阿丽娅、8岁的阿依玛丽斯等五六十个孩子陪她一起过周末。
布日鲁西的家在乌什县阿恰塔格乡的一个牧业村,从距离上看,她上学的亚曼苏柯尔克孜族完全中学与阿恰塔格乡只有60多公里的路,坐上汽车,两个小时也就到家了,可是小布日鲁西要想回家,却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学校副校长刀顺荣告诉记者,孩子如果要回家,学校要提前给布日鲁西的家人通电话,老师将孩子送到学校所在乡——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的汽车站后,一切都得靠孩子自己了,孩子不仅得独自坐车到乌什县城,还得在县里倒车,坐上前往阿恰塔格乡的班车,在乡里,接到通知的爸爸要骑上摩托车接小布日鲁西回山里游牧的家。“回一次家不仅要花一天的时间,还要花去来回路费16元。”刀顺荣说。
刀顺荣告诉记者,亚曼苏柯尔克孜族完全中学从学前班到初三共有272个学生,以柯尔克孜族学生为主,其中住校生就有114个,“孩子们在这里上学不仅学费全免,吃住也是全免的。”刀顺荣说,这些住校的孩子大多是一个月回一次家,遇上父母到乡里赶巴扎,就能顺便被父母接回家去,而有的孩子则没有这么幸运,从开学时被父母送上来,要到放寒暑假时才能回家。“没办法,这些孩子的家太远了,父母大多在山里放牧,孩子们放在这里家长反而放心,而且这些孩子的家里,生活大都很困难,16元的路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刀顺荣说,但是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
“我想坐校车回家。”布日鲁西低着头,小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她抬头瞅了瞅大家,羞红了脸,清澈的眼睛折射出动人的光彩。平日里如果要回家,最后一程都是坐爸爸的摩托车,每次遇到崎岖的山路,她的心都揪到一起,每当这一刻,电视广告里坐校车回家的那一幕就会在她眼前浮现。
“县委县政府正在研究学校校车问题,以保证学生回家的安全。”乌什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新春说,根据调研摸底,全县共有12000名孩子住校,目前学生回家,除了坐班车外,有的坐摩托车,有的坐毛驴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县里自行购置校车,大概需要120辆,这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显然财力不够。”王新春说,根据以往在县国庆中学的试点经验,今年县里将与县运输公司合作,保证在乡里上小学的学生每周回家一次,在县国庆中学上中学的学生两周回家一次。“即便如此,这对我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此一项,县里每年至少要投入300万元。”王新春说。
对于亚曼苏柯尔克孜族完全中学孩子的回家问题,王新春表示这并不在此次县里考虑的范围之内,她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家庭大都是游牧家庭,通常是一个山头住一户人家,山路崎岖难走,如果没有向导很有可能迷路,运输公司拒绝跑这样的线路。而且校车驾驶员都要求持A照,驾龄在3年以上,现在在县城,小车司机都特别难招,更何况是A照司机?县里即便是给学校专门配备了校车,也将会是有车无人开。”
王新春最后说,我们将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亲人的关爱。目前,县里正在加大牧民定居工程的力度,通过牧民定居,让牧民们走出大山,定居后,像布日鲁西一样的孩子便能在牧民定居点的学校上学了。
上一篇
湖南:把好校车安全的四关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