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时事热点

正文

“妈妈,我想坐着校车去上学”

2014.01.10 -

来源: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网络

  在梅城镇中心小学就读二年级的王玲玲(化名)家住梅城开发区,父母都来自安徽,在开发区的一家企业里打工。这几天冷空气又来了,玲玲坐着妈妈的电瓶车赶去学校上学,冷风刺骨,缩着头的她脱口而出:“妈妈,上学的路上好冷啊,我们学校怎么没有校车?”

  梅城开发区位于在梅城镇西郊,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贵州、安徽等外省籍的务工人员,为了让孩子享受较好的教育,一些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距离7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许多家长每天骑着电瓶车送孩子上学,一路受冻不说,还很不安全。

  这些孩子现在最渴望的是,有一天,能坐着宽敞舒适、冬天不冷、夏天不晒的校车去上学。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教育部门作了解答。

  为了上个好学校,家长孩子纷纷舍近求远

  在梅城开发区,像王玲玲这样每天要赶到7公里外镇上读书的孩子不在少数,加上沿路的千鹤、黄栗坪、庵口等村子,少说也有一百多人。

  其实,梅城除了镇中心小学,还有千鹤小学、南峰小学、洋尾小学三所完全小学,当初建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上学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学校地处乡村,且建设资金有限,学校的基础设备和师资力量远不如镇中心小学,所以很多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镇中心小学就读。

  一位家长告诉笔者,他身边有好几个工友都把孩子送到镇中心小学读书。“毕竟是镇上的学校,老师有经验,为了孩子,这几年就辛苦一下。”

  据了解,目前开发区到镇中心小学并无直达的公交车,孩子上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父母骑车接送,或者坐小面包,也就是一些打擦边球的私人运营车辆。这两种方式,显然都不安全。

  随着天越来越冷,王玲玲时常忍不住向父母抱怨,一大早地出门坐电瓶车,实在太冷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校车呢?”王妈妈虽然很心疼,也只好说:“等我们有钱了,买辆私家车送你去上学。”

  不过王妈妈也告诉笔者,他们不过是打工族,工资不高,想要买车的心愿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达成的,对女儿说的这番话,多是安慰。

  面包车、摩托车,都来抢学生生意

  像王妈妈这样上班时间和女儿读书时间能配合好的,还能自己接送。有的家长上班时间很早,没时间接送,孩子只能坐面包车,甚至摩托车去上学。

  张女士告诉笔者,她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和城郊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她每天早上坐面包车上学。据笔者走访了解,家长口中指的面包车,指的是当地村民为赚钱而收费接送沿路孩子上学的非法营运车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车”,而开发区门口的“黑车”不仅仅有面包车,还有三轮载货车、机动摩托车。

  “坐黑车确实可以直接送到学校门口,车费比较贵不说,我们还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千鹤村的家长李女士说,千鹤村到镇小大约6公里路程,坐黑车价格基本在3-5元左右。“黑车司机都是为了赚钱,开得很快,还经常存在超载的情况。”笔者了解到,从开发区到镇上的公路都是开放式县级道路,过路的客车、货车都很多。

  “其它学校都有校车接送,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去年,校车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一些家长也渴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他们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开通从开发区到镇小的校车。一位家长告诉笔者:“前段时间学校曾经做过调查,90%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坐校车上学,当时我就觉得学校和政府对我们这些接送有困难的家庭还是比较重视的,可是调查过后,我们一直在盼望这件事情的落实,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现在也没丁点消息。”

  教育局:是否开通校车仍在调研,村级小学将改造升级

  就此事,笔者联系了建德市教育局安保科的高主任。但是,高主任表示,校车能否开通,现在还不好说,仍需要经过详细的调研才能确定。

  高主任表示,开发区孩子们上学的难题,其实在南峰村和洋尾村也同样存在,许多家长都曾来专门反映过。梅城镇中心小学去年其实也向我们申报过关于开通校车的方案,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此事还有待商榷。

  高主任说:“省政府和教育厅一直提倡中小学就近就读,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宣传工作,但是家长们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读书,而镇一级的招生户籍对口的门槛没那么高,假如开通郊区学生往返镇中心小学的校车线路,势必会有更多千鹤、南峰、洋尾等附近乡村的学生要涌入镇中心小学,这对镇中心小学的容纳量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于现在很多家长不惜让孩子坐黑车上学的客观事实,高主任表示:“作为教育监管单位,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在积极劝导郊区家长能够让子女就近上学,一方面也在加大对三所村级小学的改造升级,如果情况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也不排除考虑开通校车的可能性,毕竟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根据相关政策,校车的补助资金40%来自市级财政,60%来自本镇财政,届时我们也会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总的来说,此事还处在可行性的调查研究阶段,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能够理解,我们也会尽快给予答复。”

  从教育局的回复中不难看出,郊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原因在于家长普遍存在择校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择校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杜绝择校生源是关键,而加强各校之间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平衡才是根本。

  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县级区域要因地制宜制定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具体法方案,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包括:依法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减少交通风险;具备通车条件的,鼓励依托公共交通解决;公共交通不能覆盖的地区,由当地政府提供校车服务等。既然梅城镇小学择校生多是个客观的现实,那么解决择校生的上下学交通问题,保障学生安全,也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各界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