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时事热点

正文

山东乳山: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均衡城乡学校发展

2013.11.23 -

来源: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作者:刘国贤 任现辉

  全域城市化,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关键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乳山认为,让全域所有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接受同样的教育,是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把教育均衡作为促进市域一体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环节,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消除落差、均衡教育资源的新招: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让城乡、校际间的资源无差异化配置和优质教师共享。”乳山市委书记高书良说。

  从校舍改造、校车更新、标准化学校建设等“硬件”换代,到城区名师下乡支教、乡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等“软件”升级,乳山市农村学校由教育“洼地”变成“高地”,均衡的优质教育普惠百姓。

  加大财政投入

  农村校舍变楼房

  ——乳山优化资源配置,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镇一校”规划目标,农村校舍实现“楼房化”,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农村教育示范点

  拔地而起的教学楼、绿意盎然的校园,配有先进设备的实验室、全新的课桌凳、崭新的电脑……来到乳山西苑学校,笔者很难将眼前的景象和一个农村学校联系起来。

  “以前的教室和实验室都是平房,窗口小、采光不好,冬季更显阴冷。现在,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实验室、微机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一应俱全,电子白板代替了老式黑板,每个教室内电脑、数字投影机、音响、电子监控等数字化教学平台一个不少。按照学生人均享受的学习资源来讲,这里比城市还多、还好!”乳山西苑学校校长肖德克介绍。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关键。“乳山将教育列为每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每年的财政性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连续攀升,新增的投入大部分投向了农村。去年,全市初中生、小学生人均经费分别达到956元和727元,均高于省定上限标准。”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隋建波介绍。

  针对农村校舍破旧的实际,乳山先后投资3.3亿元,实施了拆除平房、新建楼房的校舍改造工程。校舍建设过程中,乳山狠抓图纸设计、施工队伍选择以及施工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把中小学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的建筑。目前,乳山农村中小学全部迈入“楼房时代”。

  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乳山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先后投资5200多万元,为各农村学校配足配齐了教学仪器、图书、微机和实验设施,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中小学的教学设施配置率、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的样板市和全省仪器设施配备的“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乳山又连续三年分别追加投资1800万元、1000万元、1500万元,实施了仪器设施增配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为乳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政府“买单”

  校车全部姓“公”

  ——为破解校车运营之“困”,乳山按照“政府购车,专业化公司管理运营”模式,让147辆校车全部姓“公”,学生乘车实行对车对座、一人一座

  “以前的校车破旧,还不让人放心。现在这些‘大鼻子’校车全是铮亮的新车,收费一天仅2元钱,孩子上学安全有保障。”乳山大孤山镇小学生林腾的家长史玉明说。

  学校布局调整了,需要远距离求学的学生怎么办?经过深入调研,一项具有乳山特点的校车运营模式出炉了。

  乳山按照“政府购车、专业公司管理运营”的新模式,在去年投资1000万元、一次性购置开通50辆新校车的基础上,今年投入1200万元,增配校车67辆,全市校车总运力达到原来的3倍多,学生乘车实行对车对座、一人一座,保证学生的乘车需求和安全。

  乳山市教育局局长王海波介绍,教育部门通过与城市公交公司签订委托服务协议书的方式,由公交公司提供校车服务,公交公司组织专门的校车服务车队,在对校车进行服务管理的同时,接受教育部门对校车服务的指导和监管。

  乳山还建立了校车管理信息库,对校车相关信息录入安全管理系统,建立校车使用学校和教育、交警及公交公司等管理部门的信息互联网。新增校车全部安装GPS、车载监控系统,由教育、交警和公交公司联动利用信息平台对校车实行动态管控。

  为确保校车驾驶安全,由“私”转“公”的校车司机均须进行上岗考试,满分100分的试题,95分以上才算合格。如果两次考试不合格,便失去驾驶校车资格。校车司机宋天禹负责接送南黄中小学26名学生,在这之前,他是一名私营的校车司机。

  谈及自己的校车由“私”转“公”,宋天禹说,以前个体经营的时候,以赚钱为目的、偶尔会有超载或者少停靠站点的现象发生。改姓“公”后,26座的中通客车从未出现过超载现象,且逢站必停。宋天禹说:“现在的油费都是公家给,收入与私营的时候差不多,安全系数更高,自己也更安心。”

  幼教率先“公办化”

  孩子争回“镇办园”

  ——乳山在全省率先实现“一镇一园”规划目标,在威海率先完成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如今,镇上幼儿园全部为新建,老师也全是公办在编

  “以前,我们镇上的幼儿园只有30多个孩子,大多数家长嫌校舍又小又矮、配套也不好,宁愿多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幼儿园。自从新的镇中心幼儿园建成后,好多在城里上幼儿园的孩子都陆续回来了,现在我们园有150名孩子,基本满员。”乳山口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刘友琛说。

  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乳山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园舍破旧、硬件设施落伍现象。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从农村临时聘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让农村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乳山优化农村幼儿园布局,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确定了一镇一园的建设目标,高标准制定并实施了学前教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采取政府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新建规模9个班的幼儿园奖励150万元,6个班的奖励120万元。三年时间,市、镇两级政府累计投资48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农村幼儿园的新建工程。

  “我们崖子镇中心幼儿园已投入使用两年,新幼儿园各类功能室非常齐全,有科学发现室、图书阅览室,还有幼儿活动室等。幼儿园的户外面积也很大,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玩耍、游戏空间。”崖子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红妮说。

  截至目前,乳山14处镇中心幼儿园已经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全部通过山东省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评估认定和威海市学前教育示范镇验收。

  政策引导扶持

  骨干教师争下乡

  ——通过联片教研、城乡交流、“教学质量帮扶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公办化等系列创新之举,138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支教,167名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城乡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有农村教学经验,年终考核、评职称都有优势。通过下乡支教这种方式,也让我学到很多在城里学不到的知识。”乳山黄山路小学教师蒲昕昕来到诸往镇小学支教后深有感触地说。

  师资力量的不平衡,是造成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为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乳山在农村学校教师“留得住”的基础上,推出双向交流制度,让城乡教师“动起来”。

  从2010年秋季开学起,乳山从市区中小学校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分赴全市师资力量欠缺的农村中小学校支教,由农村各中小学校选派教师赴城区学校交流任教,城乡教师交流期为一学年。交流期满后,任教学校将按照相关标准,对交流人员进行评定。考核获优的教师将在评先选优、晋职晋级方面给予倾斜,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实行问责惩处。

  今年,乳山又组织开展了以名师进校“送优课、送指导、送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帮扶行”行动,通过以优带差、互帮共促,提升教师本领。

  三年来,全市已有138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支教,167名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促进了城乡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均衡发展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