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时事热点

正文

掌好“水上校车”安全舵

2012.05.14 -

来源: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胡旭

  5月上旬,丰乐河杭埠镇河南渡口。中午时分,随着放学的孩子们一群群到来,安静的渡口欢笑声多了起来。58岁的渡工方吉保熟练地将船靠岸,他的“搭档”唐兆雄从船上跳下来,将铁锚固定好,用两块木板搭在渡船和渡口之间,方便学生上船。

  “不要挤啊,大人要把小孩带好,不要站在船边上,不要在船上打闹。”方吉保站在船头不断吆喝。这是一批肥西县丰乐镇幼儿园放学的孩子,包括家长共有20人左右,坐船准备回舒城县杭蚌镇河南村。送完他们后,老方他们还要回去一趟,接放学的小学生。

  舒城县地方海事处河南海事所李学清所长告诉记者,这是舒城县4道学生渡口中往返学生最多的渡口,每天有50多名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从这摆渡,去肥西丰乐镇上课。现在的丰乐河波平浪静,只有80米宽,但是一到汛期,河面宽度会陡增到150米以上。为了确保安全,海事部门出台了渡口定期巡查、船况定期检查、渡工集中培训等制度,当地政府也聘请船舶监管员来监督渡口安全。

  “虽然有了一套制度,但最关键的还是渡工。”谈起渡工,李学清的语气中既有欣慰也有担忧,河南渡口共有两艘渡船、6名渡工,渡工都有20年以上的渡船经验,安全系数大。但他们年纪慢慢大了,却难以找人接替。河南渡口带有“义渡”色彩,只有外地人渡船时才收费,渡工每月经营收入不足300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虽然挣不到钱,但是我们在安全上不马虎。”方吉保说,他们6个人分成三组轮流摆渡,每个组都有牵头人,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人多时他们先渡学生,不让孩子们和大人挤在一起过河。 “我们6个人中有3个是党员。 ”老方对自己的“团队”很自豪。他指指不远处正在修建的桥梁说:“马上就要"渡改桥"了,我们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霍山县大化坪镇的王家河渡口则很难实现一劳永逸的“渡改桥”。这里地处大别山腹地、佛子岭水库库尾,数百米宽的水面将白莲崖中心学校与周边几个村庄分隔开来,30多名学生每周末都从这个渡口往返。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生渡口,只有一艘渡船和朱敦前一名渡工。

  见到老朱时,他正在铲除渡口边的杂草,这里的草长得太长了,容易绊倒学生。老朱的渡船停在渡口边,是一艘手划船。这里是城市水源上游,严格控制机动船通航。渡船很新,是去年由当地政府和海事部门共同出资更新的,可以坐10个人,座位下面都放着海事部门赠送的救生衣。老朱说,新船确实安全多了,加上每周末学校都派老师护送学生上船,孩子们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是,新船是钢制船身,划起来有些吃力,特别是夏季容易出现“山谷风”,应变经验固然重要,但也要有足够的体力来应对,因此,他希望有更年轻的人来“接班”。

  同样的期待来自六安市地方海事局局长刘焕所。海事部门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对王家河渡口进行标准化改造。但是,与硬件更新比起来,渡工队伍的“更新”更加不易。“地方政府是安全责任主体,海事部门承担着监管责任,双方一定要合力把学生渡建成"平安渡"。 ”刘焕所颇有感触地说道:“当务之急就是拿出可行举措,逐步解决渡工队伍年龄偏大的问题。 ”

  [采访手记]

  汛期临近,学生渡船的安全状况尤为引人关注。目前,水上校车整体运营处于“半市场化”状态,硬件改造以政府投入为主,日常运营则以渡船收入来维持。一方面由于收益不高,可能会助长超载等非法营运行为;另一方面则会出现学生渡船找不到人营运的尴尬状况。两种情形都放大了“水上校车”安全风险。为了“水上校车”的安全,能否强化学生渡船公益性色彩,将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值得有关部门深入研究。

水上校车 校车安全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