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时事热点

正文

校车在推广中可能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难题

2012.04.28 -

来源: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未知

  2012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号令,备受期待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通过。尽管《条例》中提及了主管层级单位、路权优先、法律责任等问题;校车标准也责令工信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协同制订,但它仍留下了许多校车在推广中可能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难题。

  2012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号令,备受期待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通过。

  尽管《条例》中提及了主管层级单位、路权优先、法律责任等问题;校车标准也责令工信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协同制订,但它仍留下了许多校车在推广中可能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难题。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递交了《关于建立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加快校车融入学生生活的建议》,指出目前校车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购车资金缺乏政策指引,校车运营组织不专业、科学,公民校车意识有待增强等现实问题,并提出四问:

  第一,校车购买资金从何而来?

  第二,谁对校车负责,谁来管理、运营?

  第三,哪些法律保障校车安全出行?

  第四,如何推广校车文化?

  可以说,上述问题在《条例》中仍未完全得到答案。

  资金是校车推广中最大的难题,动辄20-40万元的校车可以承载的学生最多不过30-40人,要想满足一家学校的需求或许就要上百万元。

  《条例》中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减少学生交通风险,或许能够减少校车采购的压力,但是面对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单靠某个部门来解决很难改变。

  谁对校车负责,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概念太过模糊,即使明确了具体一级政府负责校车,哪个部门牵头主导,其他部门如何配合现在也是无解的难题。

  法律法规保障安全出行,路权优先必须要修改道路交通法,而校车标准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据了解,新的校车标准可能会对校车生产企业的销量和硬件水平进行综合考核。

  对于校车意识和校车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客车企业正在密集地进行着宣传攻势,但是企业的力量微乎其微,真正让社会认识到校车安全不是一辆钢筋铁骨的车就能解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校车的意义。

  太多的疑问摆在面前,未决之时,校车讨论虽然火爆,但仍显迷茫。这些到底能否完全解决?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校车标准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