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高逸平
德清县共投入2000万元,当地校车普及至全县22所小学。
“浙江省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方案,有望在本月公布。”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校园安全管理处处长潘伟川透露。
回望校车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大鼻子校车,已开通3年。在德清育才学校门口,显得格外醒目。
德清育才学校,是当地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最远的孩子,住在王母山,距学校约40分钟车程。这是德清县的一个矿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就在此打工。如果没有校车,孩子们该如何上学?
2010年9月,这里通上了长鼻子校车。5辆校车,每天接送近600位孩子。
德清校车,之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再次走访德清,采访3位来自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听听他们的上学故事。
4年级小凤:“新校车有安全带呢”
4年级的吴丽凤,剪了一头齐刘海,长得十分乖巧。3年前,她跟随父母从老家丽水来到湖州德清。一家三口,在德清县私营城租了房,暂时安了家。这里,是德清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中居住区,距育才学校约10分钟车程。
小凤刚转入育才时,便坐上了校车。只是那会儿,校车是学校自己租的小巴,司机也是学校自己雇的。车子有点旧,车况不太好。
一年后的一天(2010年9月),小凤听老师说,“今天开始,我们就坐新校车啦,新校车很漂亮。”一放学,小凤就往校门口奔。“哇,它长着长鼻子,还有两个小手,好可爱!”小凤跟身边的同学,分享着喜悦。
新校车带给小凤的欣喜,还有很多,“新校车很安全,有安全带,坐着很稳。新校车很干净,位置坐着舒服。以前的校车,过道很宽,一个急刹车,人就会往前冲。新校车还有空调,夏天一点也不闷。”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