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天山网
作者:苏蒙 木扎帕尔
昨天(4月6日)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小学部分走读生周末回家的日子,也是四辆“开往春天的校车”第一次试运行,家住塔合曼乡的29个孩子幸运地坐上了新校车。本台走基层记者记录塔县小学的首趟校车之旅。
4月6日下午6点40,“长鼻子”校车第一次出现在学校门口,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
记者 苏蒙:“你觉得这个校车漂亮吗?”
孩子:“漂亮。”
记者:“你以后想坐这个校车吗?”
孩子:“想。”
这次试运行选择了县城到塔合曼乡的40公里柏油路,按照计划,沿途停5次车,就能把所有学生送回家。要出发了,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木拉阿比甫把塔合曼乡的29个孩子召集起来,开始点名,他要确保这些孩子安全到家。
塔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 木拉阿比甫:“这次我们上车的学生,我点完名,你举个手,喊个到。阿里柏克、艾尼瓦尔,举一下手啊。不要着急,慢慢来。”
塔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 木拉阿比甫:“小朋友们记住了,以后这个车,黄色的,非常漂亮的车,就是我们学校的校车,你们用的车,就是你们的车,以后你们在(不论在)哪儿看到这样的车,你就要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车,知道了没有。
孩子:“知道了。”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坐校车,车上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鲜。
木拉阿比甫:“安全带都带上了吧。”
孩子:“带上了。”
木拉阿比甫:“都会用了,是不是。”
孩子:“是。”
木拉阿比甫:“那好,我们记住只要以后我们上了校车,坐好以后带好安全带,听到没有。”
孩子:“听到了。”
记者 苏蒙:“在距离塔什库尔干城乡寄宿制小学开出9公里以后,我们到了咱们曲曼村,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在对我们四个即将下车的孩子进行身份确认,那么这样将能保证他们顺利安全的到家。”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寄宿制小学副校长 阿尔曼江:“今后,我们就要用这个车,负责你们的孩子上下学的接送。”
家长:“谢谢,谢谢,谢谢。”
校车里一路欢歌,40公里的路程在老师和孩子们的笑意中不知不觉过得很快。
4年级的比比努尔家住塔合曼乡色热拉村,是这趟回家路上家最远的,以前,她只能搭便车一个月或半个月回一次家。
记者:“你会给你爸爸妈妈怎么说你这次坐校车的经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寄宿制小学生 比比努尔:“爸爸妈妈,我坐了校车,我们看见这个车很漂亮,我们坐的也很漂亮(舒服),我们很高兴。”
以往的每个星期五,比比努尔的妈妈都会到离村里最近的公路边等女儿回家,因为没有电话,她并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能搭上便车回来。这次,看到女儿坐着校车回来,她很激动。
比比努尔的妈妈 吐尔地汗:“现在(孩子)上学都是免费的,有车接送,他们现在吃的、住的、用的也都是免费的,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艾尼瓦尔是塔县目前唯一在县城的有A1驾照的司机,他也因此开上了这趟校车首发之旅。艾尼瓦尔的女儿在塔县小学上六年级,因为家住县城,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能回家,这次开新校车,对他来说更像是送自己的孩子上下学。
校车司机 艾尼瓦尔:“感觉很好,车开的也慢,很顺利,看到这些娃娃,感觉跟看到自己的娃娃一样,一定安全的把他们送到他们的房子。”
现在,学校正在招聘校车司机,并对路线和乡镇停靠点等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规划。
木拉阿比甫:“我们想以村委会为一个中心,然后每次都将学生集中(送)到村委会,然后家长从村委会把学生接走。”
由于学生的家居住分散,学校初步决定,四辆校车全部正式运行后,家在10公里以内的孩子,将每天接送;10公里到60公里之间的,一周接送一次;60公里以上的,每学期接送一次,年内马尔洋乡皮里村的路修好后,皮里村的孩子们也能坐上校车上学和回家。
记者 苏蒙:“以塔什库尔干城乡寄宿制小学为起点,以比比努尔在塔合曼乡的家为终点,那么我们这一次开往春天的校车第一次试运行就在这里结束了,那么我想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另外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越来越多的像我身边这样安全、宽敞、舒适的校车,载着我们塔县的孩子,行走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