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刘超群
早在三个多月前,德清县政府通过决议,该县“学生接送车享有优先便利通行权利”,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权”校车没有“特权”让运营者十分苦恼。12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则给德清县的特权校车打了一针强心剂。不管对德清县还是全国来说,我们的校车终于可以以“特权”的姿态,安全地行驶在路上。
今天,橙黄色已成为校车的专用色,并且有严格的制造和运营标准。很少有人知道,五六十年前,全世界的校车都是五花八门的车。
而现在的一切,则要归功于一个美国人——乡村教育专家希尔博士。
他曾专门对当时的美国校车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孩子乘坐的校车什么样子都有,甚至还有马车,并且图案千奇百怪。而校车生产商也抱怨缺乏标准,无法量产校车。
1939年,希尔博士在纽约市召开了一个校车标准研讨会,专门讨论制定有关校车制造和安全方面的标准。
这次大会一共开了7天,代表们一共制定出45项有关校车安全的设计标准和规章。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决定巴士中只有校车才能漆成这种橙黄色的车身,叫做“国家校车黄”,并选择黑色来涂写车上的字迹,以增加早晚光暗淡时的可见度。由于有了这些标准和规则,美国的校车才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安全化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也正是由于希尔博士的这些贡献,他后来被尊称为美国的“校车之父”。
如今,随着《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中国也开始了对校车的一项革命性的整治,唯一不同的是,“美国是个人奋斗,我们属于全民参与”。
“特权”校车也有现实苦恼
今年9月1日,德清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该县“学生接送车享有优先便利通行权利”,在全国尚属空白。校车权利还包括,今后开通的公交专用线上,校车可以通行。
随后,德清县政府也出台了《德清县学生接送车优先便利通行实施办法》,其中规定:其他车辆在行驶途中应与校车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在校车转弯、掉头时应主动避让;在狭窄路段、桥梁行驶时,应让校车优先通行;学生上下车时,其他车辆要缓慢通行,必要时停车等待。
“可这并不是强制性规章制度,虽然由交通部门宣传,但更多是‘希望司机配合执行’。”德清县教育局安全科科长张帆对记者说。
此前,这种制度在德清实行起来并不顺利。由于规定校车速度最快不能超过60公里/小时,再加上校车的身躯较大,就会在上下班高峰期对一些开车的人造成影响。“有些开私家车的人就会按喇叭催促,或者有些人还嫌校车开那么慢耽误事,给司机脸色看。”张帆说,这些琐碎的小事总是让他很苦恼。
有耐性,也是永安公司总经理丁勇选择用岁数大的司机的原因,“在路上,他们有经验,遇到这些小麻烦,懂得如何调节,不会因心情波动,把安全放到一边。”
按照德清县的规定,校车停车时,后面的车辆要让行或者避让。可事实上,除了较窄的道路上,私家车不会超车外,在路面状况较好的时候,超车是常事,“尤其是三轮车和摩托车,超车和抢道屡见不鲜。”
为了校车安全,德清县可谓煞费苦心,把“避让校车”的规定写进当地驾校的培训教材。
在“德清校车模式”的成功基础上,国内很多省市开始为校车立法。
12月6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颁布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条例规定,明年1月1日起,甘肃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校车,应经当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领取校车标牌。同时,车辆安装的行驶记录仪应具有卫星定位功能。
12月10日,重庆市首部针对校车安全制定的《重庆市校车安全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人因工程、安全工程以及重庆特点增加十大校车新安标。
而11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则为这些地方性标准提供了法律基础。
“等校车安全条例正式施行后,德清县肯定会第一个贯彻实施,到时候我们做事情就有法可依,可以放心去做。”张帆对这部条例充满了信心。
持续增大的校车队伍
甘肃校车事故敲响了校车安全的警钟。
在此之前,除德清县以外,很多地方也开始了对校车的改革。在教育部首批试点地区中,山东无棣,购入了113辆长安校车,政府财政补贴每年超过500万元;陕西西安阎良区去年5月实现全区农村定点小学校车服务全覆盖,目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30余万元,配置校车31辆,涉及13所小学、8所幼儿园,4850余人。
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中国有19522个镇,如每个镇配两辆40万元级别校车,需要156亿元。据专家测算,如果按全国1亿学生,每40人坐一辆校车,一辆校车40万元的标准,全国购买250万辆校车需要1万亿资金,分5年投入,每年需要投入2000亿元。
但在中国政法大学王敬波教授看来,校车服务并不能因为近来多次事故的发生而受到不合理的限制。城市地区的交通拥堵、农村地区学生居住分散均是校车服务得以发展的客观条件。现实中,某些学校以校车为拉拢生源的工具,造成校车服务的虚假繁荣,从而增加了交通风险。因此,应当根据实际的校车需求,合理提供校车服务。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