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劲松
人民网武汉1月23日电 在昨天下午进行的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恩施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的副校长邓丽谈起了恩施公路建设的问题,这让记者颇为意外,一个小学校长为何如此关心公路建设?会后,邓丽向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委。
鹤峰县位于恩施西南部,是无铁路、无机场、无高速、无国道、无水运的交通“五无”县。邓丽所在的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承担着周边十几公里内3个村庄的适龄儿童的教育工作。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减少,一些自然村合并了,学校也合并了。有的学生上学要走3、4里路,花上几个小时。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家住得特别远,一次去家访,我走了4个小时。走到一半的时候我问学生还有多远,学生说,‘不远了,还有两小时就到了’。在他们眼中,两小时已经算近的了。”邓丽讲述了她去一个学生家里家访的故事,“离开学生家里的时候下起了大暴雨,我一个人走在雨中的树林里,周围冷冷清清的,可想而知学生每次上下学路上的感受。县里又特别偏,处在高寒地带,每年5、6个月都要烧火取暖,冬天一结冰路就更难走了,有的学生走到学校来衣服都冻住了。”
邓丽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制,2到6年级都住校,有的1年级学生住得远也住校,但周末还是要回家,这样周一上学和周五放学还是要走路。有的学生为了避免周一凌晨四点出门上学,就周日下午来学校,晚上就和老师一起睡。村与村之间虽然都通了路,但是道路标准不高,达不到运营车辆的标准。村里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三轮“麻木”,证件不全,这种车辆不可能运营。学生如果不坐这些车就得半夜出门,坐又不安全。现在有一些公益机构为学校联系了校车,但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是很窄的土路,很多石子,而且坑洼不平,车都错不开,校车开不进来。
“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室有了电子白板,有了营养午餐,有了学生大病医保。如果公路好点,管理跟上,车辆有了保障,学生上学更安全,那就更好了。”邓丽期盼地说。(王劲松)
上一篇
校车整顿不等于校车停开
下一篇
校车安全,观念最重要 法制是保证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