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观点评论

正文

校门疏堵,对症吗?

2012.09.05 -

来源: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网络

开学添堵,早就成了开车人的共识。9月3日,正式开学日,京城各处再次传来拥堵消息。

  开学添堵,早就成了开车人的共识。9月3日,正式开学日,京城各处再次传来拥堵消息。

  与此同时,一则疏堵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位于北四环的中关村一小和三小,启用了首条“学生专用通道”,按照规定,该通道除了学生外,家长和其他市民与车辆均不允许通过。

  出台专用通道规定,其用意在于减少接送学生家长占道停车现象,从而解决拥堵问题。据媒体报道,此类做法有可能推广到全市。可光靠交警协管的紧忙乎,真能解决一个孩子一辆车带来的巨大车流吗?

  现场

  “都开车来送,能不堵吗?”

  三条车道被挤成一条

  下午两点半,中关村二桥,北四环辅路,三条笔直的机动车道,生生被停在路边的汽车逼成一条,从“川”字变成了“个”字,一路向东畅快的车流,在这里戛然而止。

  此处向南,不到方圆一公里的地界,挤着中关村一小、三小、中科院幼儿园等多所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摩肩接踵,等着放学的一刻,每一个隔离道路的石礅上,都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除了家长、孩子,还有穿梭于人群中的各种商家,搞培训的、做托管的,又增加了道路的负荷。

  “好学区”等于“老堵点”

  这样的混乱,每天要经历两次,每周要经历五天,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这里是无可挑剔的“好学区”。可对于一个开车的司机而言,这里无疑是避之不及的“老堵点”。

  之所以堵,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作为中关村核心地区,这里与海龙、鼎好等电子城接壤,却维持着几十年前的老格局。拥有时代特色的砖楼窄巷,停放一排汽车,便已难于通过。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只得径直将汽车停到了北四环辅路。

  无尽的循环,在前两天发生变化,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发现,学校门前的步行道安上了白色护栏,每隔几米远,就悬挂有一个蓝色标志牌“学生通道”随着标志牌,步行道一直延伸至四环路边。

  学生通道暂未专用

  按照有关部门的说法,“学生通道”专为学生而设,无论是家长还是普通行人都不能进入,其目的是让学生家长实现即停即走,减少拥堵。

  现场执勤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让家长和学生适应,目前家长还是能将学生送到校门口,磨合期过后,将不允许学生家长送到门口。

  这样的规定多少让家长们有些措手不及,三两成群等待孩子的家长,口中大都谈论着新规带来的影响,甚至维持着毁誉参半的平衡局面,这个说怕不到门口找不到孩子,那个便说疏通交通很好。

  至于划出来的通道能否起到作用,更多的家长持观望态度。网上发布的视频“实拍开学第一日中关村大堵车”,为这项举措泼了一盆冷水,然而又有媒体声称缓解交通已初见成效。孰是孰非,仍难有定论。

  照堵不误?

  下午3点,中关村一小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鱼贯而出,沿着学生通道向街道的出口走去。现场维护秩序的老师不断重复:“家长不要走进来,不要立即领孩子,今后都要按照这个走,习惯了就顺畅了。”

  此时,北四环辅路上拥堵还在持续,一辆宝马汽车径直停在中间的机动车道上,车旁的交通协管员却无暇顾及这辆明显违规的汽车,忙不迭地引导着凝滞的车流。

  “待会儿人出来也就走了,大家都是这样。”交通协管员表态,一半像是辩解,一半则是无奈。也有协管员表达不满:“都开车来送,能不堵吗?”

  畅想

  “特别羡慕国外电影里,校车一来,自己上去就走了”

  高先生(女儿在西城区一所小学上二年级,每天开车四十多分钟送孩子上学):

  中关村的专用通道就是小区里的一段路临时封闭起来,不走车吧?我觉得主要是保障学生的安全,可能多少会让家长方便一些,但是对改善交通没什么用。

  一开学全北京到处堵车,不是因为所有家长都要停车很长时间下来送孩子才堵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送孩子上学的车太多了。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准备要孩子之后买车的,为的就是家里人带孩子出去方便。我们家去年买第二辆车,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限行”的时候也能送孩子。现在北京都有一百多万人等摇号,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家长也不是非要娇惯孩子,但是公交、地铁都那么挤,只要条件允许,都不愿意让孩子受罪。我就特别羡慕国外电影里,早上起来家长把孩子带到门口,校车一来,自己上去就走了,直接送到学校。要是咱们也有这样规范的校车线路,没多少家长非要浪费时间自己去送吧?北京这么多小学生,城市又这么大,为什么不想办法把校车弄好呢?这才是根本问题。

  我每次去送女儿的时候,看着学校周围来来往往那么多车,还担心尾气太多,影响孩子身体呢!要是能让大家不开车送孩子上学,对北京的空气质量也好啊。

  晨晨妈妈(女儿在丰台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

  中关村一小和三小都是北京最好的学校,条件好的、择校的学生多,送学生上学的车当然也多,像我们家这样就在小区里上的,每天都是孩子姥姥步行接送,根本不用开车,孩子还能多睡会儿。她同学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我们就拿这个自我安慰呢。

  不过,我倒是觉得学校周围在上下学的时候都应该封闭一段时间,不要走汽车和电动车,虽然可能给交通带来一点麻烦,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还是值得的。

  自省

  “原来上学的时候,哪个孩子用接送?”

  张先生(中关村附近居民,孙子上小学):

  这边每天接孩子的人那叫一个多,跟在庙会一样,抬头一看都是人,别说汽车了,能堵到自行车都过不去。

  这两天新规定出了,很多家长也不了解,还在磨合,我觉得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赶明儿你就开车把孩子送到路口,让孩子自己走到学校去,其实才几步路啊,都不舍得让孩子一个人走,这也不太好。原来上学的时候,哪个孩子用接送?

  当然现在社会变化了,家长都不放心,这个可以理解,但是都开车来送,长远看对孩子起不到好的影响。

  赵娟(学生家长):

  想要解决堵的问题,光靠划线我觉得不成,还得提高家长的觉悟和孩子的独立。

  我觉得光说以前孩子不用送,这个不现实了,时代变了。原来人离学校住的多近,社会环境多单纯啊。

  现在很多家里离学校距离都很远,送完孩子家长还得去上班,开车是肯定得开,关键是怎么个开法。

  你看看现在上下学四环那路边,车都停哪去了?这家长一点公德意识都没有,言传身教,孩子受到你什么样的影响自然不用说了。

  你不能光强调他没地方停车,好多家长非得把孩子拉到学校门口才放心,这也没必要,让孩子自己走走也挺好。

  较真

  “他们上学添堵,我们出钱疏堵,合适么?”

  李涛(化名,中关村附近居民):

  支上几十口子人,就光管这个交通,肯定得有点成效。可是这付出真是有点大,你看看每天这阵势,100个学生恨不得跟着150个家长。这也就算了,还得搭上50个为他们保驾护航的。

  而且这事我觉得能不能持久,还不好说。2010年那会儿,曾有过一阵风,各个小学门口都配警察、配保安。这两年过去了,完全严格执行的学校能有多少?换个问法,还能执行的学校,都是些啥学校?

  那不用说,都是好学校,老师好,学生好,家长也得好。你看看我们这个学校的家长,道行就高的不得了,把车就停路当间,交管员看见了非但不罚钱,还帮他免费看车,这在政策导向上起得是啥作用?

  再说了,这交管的工作人员是公务人员,说白了是纳税人在交钱养着。合算他们上学添堵,我们出钱疏堵,合适么?你看看路边停的都是些什么牌子的车?他们违章,罚他们200元,让他们为疏堵作点贡献,难道不合理合法吗?

  围观

  “未来”何须

  如此呵护

  LIZ豆豆妈:北四环西路,堵车,各种无奈。因为中关村一小三小放学,四车道被占了两车道,车停在靠路边的两个车道,车里还没人,去接孩子了。公交车还要靠边接客,平时宽整的北四环,立刻就交通瘫痪了。

  薄笑笑:今天(9月3日)北京超级大堵车。海淀的各条马路基本全是车,公交都不动地方。坑爹的,姐迟到22分钟,破纪录了。

  王_春雨:北京海淀今天(9月3日)开通了学生专用通道,全市有上千名女交警、女协管员、老师和志愿者全程看护。学生的确是我们的未来,如此呵护的“未来”真不知会什么样?换个角度说,今天开通了学生通道,明天开通了XX通道,后天又开通了YY通道……这是个什么社会呢?

  爱成伤__亚纳:今天开学第一天,是个爆堵的日子,很多人迟到。想想孩子还是就近入学好,想当初我们溜溜达达就上学了,上中学时骑车才10分钟20分钟的,多好。难怪现在的孩子累,睡不醒,还给马路添堵。

校车 疏堵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