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校车网!
首页 动态 观点评论

正文

河南校车起火:我们为何坐不起不超载的校车?

2012.06.12 -

来源:来源:世华财讯

作者:未知

  河南校车起火事件,先不要把目光只盯在超载问题上。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孩子们的交通工具如此简陋,为什么孩子们坐不起不超载的校车?

  6月11日,河南发生校车起火事件,濮阳市开发区开州路办事处张仪村村内街道上,一辆超载幼儿园校车发生燃烧事件,致使四名幼儿死亡。事件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河南校车起火事件的发生,又一次引发社火关于校车安全的大讨论。去年甘肃和江苏发生的两起重大校车事故也再次引发人们思考。之前发生校车故事,责任似乎都定在严重超载,而本次事故原因尽管尚未公布,但关于“超载”的字眼已经成为人们此刻愤怒的导火索。

  然而,笔者想说,我们不能把仅把责任归结于超载。之前的沉船事件,是因为严重超载;撞车事件,也是因为严重超载。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孩子们的交通工具如此简陋,为什么孩子们坐不起不超载的车和船?甚至,为什么个别地区的孩子们,要手脚并用攀着岩壁、像蜘蛛侠一样行走在上学和回家的道路上?

  因为看见了你的肥,所以才知道我为什么瘦。之前有权威媒体报道说,我国公车采购青睐豪华进口车,去年一年,政府采购汽车金额就攀升至800亿元。这只是一年新增公车所花费的购置费用,也许还不包括税费等成本。历年累积,公众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公车、耗费多少银两,旁若无人、风驰电掣般行进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门必豪华车,差旅、出国则头等舱,而据他们的解释,这竟是要代表中国的形象。那么笔者不禁想问,中国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形象?

  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联邦政府有62万多辆公务用车,规模也算十分庞大,然而,这“庞大”的大部分都是可以撞得过悍马的黄色大鼻子校车。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曾经做过一期叫《黄色的特权》的节目,讲的正是美国的大鼻子校车。在节目中,白岩松说,这才是真正的校车,并不是所有接送孩子的车辆都叫校车,那是对校车的侮辱。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在一篇题为《给我们一个政治家》的文章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一种东西,是不管欧洲美洲,都紧紧抓着不放的;有一种东西,是不管蓝营绿营,都真正在乎的,那个东西,叫做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可以因阶级、因族群、因利益之所导、因意识型态之所在而有所分歧,但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却是最大的公约数,它绝对超越政治,无关立场。

  你们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可是你们却用这样校车来承载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你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中国的GDP总量俨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中国财政对孩子们的投入却远不如一些贫穷落后的非洲小国。

  我们不知道,中国孩子什么样的苦难和灾祸才能激起中国官员群体的道德感和羞耻感——5800万被迫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仅初高中阶段就有上千万的流动儿童;多少孩子,吃不起一顿安全的营养餐;多少孩子,日复日年复年,挤在严重超载的简陋交通工具里餐风饮露。

  在言行之间,在现实尖锐的对比面前,再多的宣言和口号,都成为令人羞愧的耻辱柱。我们不知道,它们何时能在现实的土壤上成长为美丽的花瓣。

幼儿园校车 超载 起火
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