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网络
一个在去年夏天启动招商时尚困难重重的展会在11月之后顿时成为汽车厂商眼中的争抢对象,以致一位难求。
这是首届中国国际校车展览会遭遇的冰火两重天。前后际遇,霄壤之别。
而这无疑可以成为观察中国校车行情的视角之一。
转瞬之间,热度急升。并非内里有变,而是外因所致。接连发生在2011年底的那几场校车惨剧刺激了政府领导的政治神经,更启迪了汽车厂商的商业嗅觉。
2012年元旦前后校车标准之争,热火朝天。表面看是技术,实质指向利益。
刚刚落幕的首届校车展无疑算是投在客车行业的首枚信号弹。闪亮升腾至半空,照见了会场内外诸色人等的表情。有的亢奋、有的得意、有的踌躇、有的失落。
我有幸在校车展的开幕一天进场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个刚刚大热的专业车展。依我的视角,这个展会最鲜明的特点有三:
一、厂家最齐整。
自从披着洋皮的BAAV被戳穿把戏之后,客车圈内车展顿显萧条。能够吊足胃口、让厂家趋之如骛的车展一度绝迹。首届校车展横空出世,再写神话。
2月15日的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校车展的巨幅彩旗下面,国内主流的客车企业如同应征出战的国家义士,齐齐亮相。我细数了一下,知名的客车企业中缺席的似乎只有青年和大宇。
尤其是第一集团的“三龙一通”,近年来,在我印象中,除了那些基本出于人情的展会,已经难得聚齐。一方面是各自的营销推广策略和思路逐渐分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客车展会水准每况愈下,难动芳心。
素来矜持和傲气的大腕们集体主动向首届校车展投怀送抱,几乎不争。订购最大场地、倾力事先准备、高层露脸站台。种种举动,以示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产品最雷同。
我在行业多年,尚未经历过如此雷人一幕:来参展的车辆,如果将车头的公司Logo胡乱重贴一遍,估计少有人还能辨别彼此。
全场内,我只看到了两辆车,一辆是长鼻子校车,另一辆是平头校车。
产品最为接近,与国内校车标准的不明朗直接相关。突然被提到开发日程中的校车,显然让很多厂家措手不及。龙年春节,一定是这么多年来,我的客车同行们过的最纠结和急切的大年。因为要赶制展车,很多人不得不在年初三回到公司复工,一边开始准备展车,一边慰问主办方的祖上八代。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展车趋同之外,展车的做工也让人不敢恭维。很多展车,外表看光鲜亮丽,步入车内,刺鼻的油漆异味都仍未散去,可见赶工之急。关于此议,慧眼另有评论,我且略去不说。
三、传播最单调。
我在认真观瞻了宇通、大金龙、苏州金龙三家的发布仪式后,头脑里冒出来的一句话是:英雄所见大同。对的,不是略同,而是大同。
几乎每一家都在高调传播一个主张:校车安全,不仅在车,更在于安全管理。从宇通的“安芯校车智能管理系统”到金龙双雄不约而同推出“智慧运营管理系统”。行业大佬们的思维如此惺惺相惜和创意穷竭,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力了。
当然,对于“智慧校车”的明争暗夺,已经几乎可以上升为行业现象了。苏州金龙从成功卡位的“智慧客车”顺势向下延伸,大金龙从“校车智慧系统”刻意向上拓展,两龙之间已经免不了暗战。竟有业内人士暗示我,宇通也在觊觎“智慧校车”,称其官网有迹象。吾眼蒙昧,尚未察见,但是,心里一惊,果真如此的话,三家企业的营销主管不妨自动请求下课,以平民愤。
从一个红的发紫的专业车展的种种,可以窥见校车业务的虚火上升。但,国内校车市场,蛋糕究竟多大,至今仍尚未定数。这时候,那些客车圈内的神嘴纷纷显灵,对于国内校车市场的总规模的预测,各种版本已经不下6个。
有一点,我深信不疑,那就是校车市场将是未来数年间,国内客车市场业务的重要增长来源。但同时,我对该板块业务的质量如何却持有观望。在校车运营模式存在严重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诸多汽车厂家所热烈期盼的校车业务因为购买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存疑,暂时阴霭重重。
无论如何,校车成了去年冬天里的一把火,烧红了几乎整个客车圈。但,虚火难旺,更难持久。希望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校车,能真正给全中国的孩子们带来福祉。这样,那些已经长眠地下的正宁孩子,睡得会更安心吧。
上一篇
农村校车 安全重责谁来担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