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长春晚报
作者:晓岩
小学生们排队等候乘车。 摄影 晓岩
“有了公办的校车,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乘坐‘黑校车’提心吊胆了。”21日,提起公办校车的事情,宽城区兰家镇邵家村贝家洼子屯的村民王宪瑞称,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让他家的孩子有了安全的保障,同时也让他们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了。
无可奈何 忍受“黑校车”接送孩子
“当时,我也真是没办法啊,孩子正处上学年龄,而我们还长期在外打工,只能是和几位家长摊钱一起雇私人的面包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虽不情愿但也只能将就。”提起以前的事情,王宪瑞说,他的孩子目前在兰家中心校6年3班就读,因他家离学校最远,当时每天只能坐“黑校车”上下学,特别是近几年频频发生校车事故,他们更为孩子上下学提心吊胆。
“我们为孩子花多少钱都是应该的,只要孩子上下学安全就行。”王宪瑞说,“可关键的是这些‘黑校车’并不能把孩子送到家门口,他们为了节省路程,通常只会送到村口,孩子下车还需要走10分钟才到家,冬天天黑得早,孩子自己走都害怕。”
王宪瑞说,有一次,他到村口接孩子放学时,看见小小的面包车内挤满学生。“那些小学生时不时地在车里嬉戏打闹,许多学生还把头探出窗外,司机竟抽着烟说话,我感觉非常不安全,万一出现事故呢?”
5公里的路程坐车20分钟到家门口
“我家离兰家中心校有5公里的路程,大人快走还需走一个半小时,更何况孩子呢?”王宪瑞说。现在,国家投入资金给学校配备校车,使兰家中心校的学生都能乘坐公办校车上下学,每辆校车还有老师跟随,根据年级不同,还会选举高年级同学当“车长”管理车内纪律。
“现在5公里的路程坐车20分钟就能到家门口了。 ”王宪瑞说,“自从孩子坐校车上下学,我们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了,不仅乘坐的是大型客车,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座位,他们还守纪律地坐在座位上。孩子放学回家,会在家门口停车,使孩子下车就能进家门。”
王宪瑞说,他们经常外出打工,家里并不富裕,而每月的“黑校车”价格也日益增高。“现在每月的校车费用仅60元左右,我们承受得起,还安全,我们也能安心地在外打工了。” 成立专门小组对校车加强管理
20日下午,记者在兰家中心校操场上看到,小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各自要乘坐的校车前等候上车,学校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清点人员。“我们每辆校车的人数都是固定的,如缺人或多人都要与随车教师沟通,以确定学生的安全出行。”该工作人员表示。
而对于校车的管理,宽城区兰家中心校祁亚祥副校长表示,由于该校生源不断增加,校车数量由原来的9台增至现在的17台。同时,为确保校车的行车安全,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该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工作,并把校车管理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我们专门成立了学校行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主抓日常管理工作。”祁亚祥说,他们还建立教师随车制度,随车教师负责学生上下车、过马路和行车过程中学生的秩序与安全,并必须填写随车记录。
同时,领导小组还监督车队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家长未在接送地点等候、接回学生,司机必须打电话通知家长,或者将学生送回学校,绝不可以让学生独自回家。” 祁亚祥说,司机按校车表的时间准时到达停车点,若提前到达应确定已上齐学生,否则需等候至预定时间方可开车, “我们还要求司机熟悉每位接送学生的家长,如果遇到陌生家长接学生,要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
“黑校车”猖獗 5座微面装23名学生
据宽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5月,工作人员到所辖乡镇学校检查时发现,学校周边有部分家长私自租用运送学生的“黑校车”,其中一辆5座微型面包车里面竟装了23名学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宽城区教育局立即与交警部门开展了联合检查,对“黑校车”进行了严厉打击。
“我们感觉这种单纯打击‘黑校车’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因农村中小学进行撤并、学校资源整合后,学生就学较远,有些学校学生上学没有公交线路,且农村乡路偏僻难行,很多学生上学非常困难。
政府出资 保证农村接送校车的正常运行
对这个问题,宽城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并将此情况反映到宽城区政府,经过研究后区政府出台了政策,由区教育局具体负责实施。
“经过我们深入调研,对兰家中心校、自立小学、自强小学及25中学4所农村中小学,由政府出面租赁专业运输公司车辆,由家长和政府共同分担乘车费用。”该负责人说,其中向每个乘车学生收取60元钱,其余的部分由宽城区政府财政补贴,“这60元钱是学生以前乘坐‘黑校车’的最低费用标准。”
由于燃油提价、保单费用增加等因素,宽城区政府2009年到2011年对接送学生车辆的财政支出从15万元增加到42万元。2012年以来,区政府又按每台车一个月7500元的费用标准,全年区财政将投入86万元,保证农村接送校车的正常运行。
同时,宽城区教育局等部门还建立、健全校车档案,明确了相关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雨雪等天气的安全应急预案,下发了学生乘车的安全管理条例、随车教师的安全管理条例、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条例等,确保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记者 晓岩)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