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中国校车网!
首页 政策法规 国内

正文

构建校车安全长效机制 让学生上下学再安全些

2012.02.14 -

来源:焦作日报

作者:杨景鹏

  我带民声上两会

  内容提要

  去年,我国发生多起校车事故,这些事故刺痛了所有人的神经,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校车安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保障校车安全?应该建立怎样的机制对校车进行管理?对于这些问题,代表、委员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百姓心声

  外地校车事故频发

  市民忧心期盼对策

  去年,周口市淮阳县一家幼儿园的校车在送孩子回家时,与路边砖堆刮擦发生事故,导致车内一名6岁女童身亡;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运煤货车与一辆幼儿园的校车相撞,造成19名幼儿死亡……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校车安全事故,刺痛了所有人的神经。

  因此,在本报征集两会民生话题时,校车安全问题被很多市民提及。“外地出事故的一些校车,有的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有的甚至是由报废车辆改装而成,超载现象更是非常普遍,这样的校车怎么保证安全?”市民范先生拨打本报热线说,他认为校车安全不达标、管理不到位、暗藏事故隐患的问题亟待解决。

  “校车承载着孩子们的生命,它的安全不容忽视。据我所知,去年年末,我市开展了学校安全大检查,还针对校车安全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希望有关部门对此一定要常抓不懈。”市民刘女士说,希望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能为我市建立校车安全长效机制献言献策。

  背景资料

  制定校车管理规定

  紧盯六个关键环节

  为确保我市校车安全,全面督察是关键。去年12月初,市教育部门与市公安交警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在全市展开了校车安全大督察行动。督察中发现,全市共有校车518辆,有一部分校车无论是车辆状况,还是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当场勒令81辆校车停运,并查扣了7辆校车。

  随后,我市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市教育部门对全市学校开展安全大检查,重点仍是校车安全。市教育局、公安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还联合印发了《焦作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从校车条件、驾驶人条件、申领校车证所需材料、校车证的申领和发放、校车限制范围等8个方面对校车安全进行了严格规定。

  市教育部门还提出要紧盯6个关键环节,并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强校车的安全排查和校车驾驶人的资格审查,坚决做到:车辆不合格,一台都不能使用;驾驶员不合格,一个都不能上路;掌握校车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校车动态档案信息;保障校车的安全通行条件,对校车超速、超员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深入开展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告诫学生不乘坐超员校车和无证、超载等非法营运车辆,告诫家长不租用未经备案、登记且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子女上下学;广泛发动师生、家长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发现“黑校车”和其他非法营运行为,及时向公安、交通、教育主管部门举报。

  代表委员建议

  构建校车安全长效机制

  让校车成为特权车

  对于校车安全的相关问题,我市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表示了关注。

  市人大代表赵秀丽认为,校车隐患出现的原因,跟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不均衡、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政府财政支持不到位等原因有关。

  赵秀丽说,构建校车安全长效机制,除了制定校车安全的相关管理规定外,政府还要加大投入,调整中小学布局,以保障孩子能就近入学,缩短上下学的距离,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

  市政协委员申芳认为,在一些国家,只要挂有校车标志的车辆,在行驶中都享受优先特权,很多路口有校车先行标识,社会车辆对挂有校车标志的车大多会自觉礼让,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她希望能让校车成为真正的特权车。

  “校车的管理需要多部门联动,各个单位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并要建立校车安全责任制,加强校车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从根本上规避意外,为学生的上下学安全保驾护航。”申芳说。(本报记者 杨景鹏)

校车安全 长效机制
中国校车网(www.xiaoche001.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