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网络
52辆新校车撂荒农村近1年,着实令人惋惜。对此,温岭教育局给出的解释是,“经排查,温岭14家民工子弟学校中,9家已有自己的校车,其余的也基本都认为不需要添置。”考虑到浙江省关于学生校车的相关规定以及温岭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教育部门认为温岭校车运力已经足够,再成立“校车服务公司”的条件不成熟。相关人士还特别强调,早在去年8月份,这批车辆购买之前,教育局就已经明确告知对方:校车公司不可行。
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安徽驻台州商会就急匆匆地购置了52辆校车,如此举动的确有失草率。尤其在教育部门已经作出提醒的情况下,商会为何还要坚持购买这批校车,更让人难以理解。不过,事已至此,重要的不是划分责任,而是如何妥善处置。难道这52辆校车只能像这样风吹雨淋,没有用武之地?难道教育部门一句“已及时提醒”,就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应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包括受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提出审查意见等。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创办校车公司是一件好事,尽管温岭当地的校车市场已经饱和,但教育部门不应只是简单地拒绝,其完全可以发挥部门优势,帮助商会与其他运力短缺的地区联系,让这批校车尽快派上用场,真正把好事办好。毕竟,我们现在的校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方面,教育部门有商会无可比拟的部门优势,而这也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可以说,校车撂荒的背后,教育部门的撂摊难逃干系。
据统计,全国校车市场的需求在100万辆到150万辆,购置和运营费用不低于4000亿元。高昂的成本,让许多学校与教育部门“望而却步”。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即使靠政府财政全额支出,也不一定负担得起校车的购买以及运营费用。于是,不少地方将普通中巴车进行些许改装,喷上黄漆就充当校车,超员超载现象十分严重,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湖南湘潭7·10校车事故中,出事的幼儿园校车就是一台核定载客人数为8人的五菱牌面包车,当时实际载客15人,超载近一倍。
校车市场的良性发展不是仅靠一方就能实现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财政补贴,缺一不可。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动员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事业。在这起事件中,安徽驻台州商会愿意帮助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问题,但结果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购买的新校车白白闲置,很容易损害民间投资校车市场的热忱。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必须深刻反思,其他地方也应引以为戒。
上一篇
校车服务社会化运行一年陷亏损
下一篇
东坑百余校车“体检”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校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xiaoche001.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校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master@xiaoche001.com